最近小編被問到不少關于出價策略的問題,“谷歌有哪些出價策略呢?” “廣告剛上線要用什么出價策略呢?”“這個廣告跑一段時間后,要改出價策略嗎?”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出價策略以及如何為你的廣告選擇合適的出價策略。
Google廣告中的出價策略是指谷歌廣告系列參與廣告實時競價排名的出價管理策略,策略本身包含兩個方面:您主要是想達成何種目標,您愿意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選擇何種出價條件。您可以使用不同的自動出價方法來實現不同的廣告系列目標。舉例:
Google Ads 針對不同類型的廣告系列提供了幾種出價策略。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廣告系列所定位的廣告網絡,以及您關注的目標(點擊次數、展示次數、轉化次數等)來確定最適合自己的策略。下面一一為大家介紹7種不同的出價策略類型:
目標:
對不同的關鍵字設置不同出價,更方便的控制預算
特點:
1、可以針對整個廣告組設置一個每次點擊費用的最高出價
2、也可以為各個關鍵字設置單獨的出價
適用情況:
該出價方式需要人工管理出價,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而且不一定能及時發現哪些關鍵詞、哪些時段、哪些地理位置適合投放,出價的優化效率較低,所以一般小編是不建議使用該出價策略。國內外的線上廣告都在向智能化發展,一定是有其依據的,需要咱們與時俱進哦~
除了每次點擊費用人工出價外,其他的出價策略都是一種自動出價,也是接下來給大家要介紹的。與每次點擊費用人工出價不同,自動出價無需為具體的廣告組或關鍵字人工更新出價。Google Ads 會根據廣告獲得點擊或轉化的可能性來為廣告自動設置出價。
目標:
增加網站訪問次數。作用是在預算范圍內爭取盡可能多的點擊次數。
特點:
可以設置出價上限,以防系統為您設置超過此金額的出價。
適用情況:
適合新戶搜索廣告前期積累數據階段的出價策略方式。
所以如果你是剛開始做谷歌廣告,新網站新賬戶沒有流量基礎的情況下,想要有更多的流量進來,或者是預算水平較低,轉化數據積累較少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這個出價方式。
目標:
按照目標每次轉化費用獲得更多轉化,該出價將每次轉化費用控制在您設定的目標水平的前提下,幫助您爭取盡可能多的轉化。部分轉化的費用可能會高于或低于您的目標值。
特點:
側重于轉化目標的獲取,且對單次獲取轉化可以設置一個值,讓系統按照這個要求去跑量。
適用情況:
這個出價方式更適合于有一定轉化次數的賬戶使用,即不同于選擇更多點擊次數的新戶,這個出價策略,更適用于積累了一定轉化次數的老戶。
使用這個出價方式,系統會根據你給出的目標每次轉化費用來盡可能幫你促成轉化,建議是賬戶至少在過去30天內有30次以上轉化的情況下進行使用,您可以根據賬戶歷史每次轉化費用*1.2 倍來進行出價。同時,廣告系列的預算最好能在目標每次轉化費用的10倍以上;
目標:
致力于在已經預設好的預算水平范圍內,爭取盡可能多的轉化。
特點:
該出價策略會盡量用盡您的平均每日預算,同時可以結合設置一個目標每次轉化費用最高限價;
適用情況:
您希望獲取更多的轉化次數,成本稍微高一些也能接受。
目的:
會在不超出指定預算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廣告系列的總轉化價值。
特點:
追求的不再是轉化次數的增長,而是轉化帶來的價值的提升。
適用情況:
這個出價方式跟盡可能提高轉化次數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為了促成更好的轉化,但用這個出價之前,需要去進行設置轉化對應的價值,這樣系統才好助你跑出更好的效果。
目的:
實現既定的廣告支出回報率 (ROAS) 水平。
特點:
自動優化不同轉化目標的轉化占比,實現設置的廣告支出回報率,部分轉化的回報率可能會高于或低于您的目標值。
公式:
銷售額/廣告支出x100%=目標廣告支出回報率
舉個例子:
比如說你的目標是想通過投入一塊錢的廣告費就可以獲得一筆4塊錢的訂單,那么你的目標廣告支出回報率就是設置為400%,計算如下:4 元銷售額 ÷ 1 元廣告支出 x 100% = 400% 的目標廣告支出回報率Google Ads 系統就會自動設置每次點擊費用的最高出價,以在努力達到 400% 這一目標廣告支出回報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轉化價值。
1、不同轉化目標對應的價值各不相同,并且希望在目標廣告支出回報率中獲得盡可能多的轉化價值,例如常見的谷歌購物廣告系列;
2、若要使用“目標廣告支出回報率”出價策略,單個廣告系列最好在過去 30 天內應至少獲得 15 次轉化,最好是30次以上;
目標:
提高展示機會,這種出價策略可以在絕對頁首、頁首或 Google 搜索結果頁的任何位置展示您的廣告;
適用范圍:
如果你想要廣告有百分之多少是展示在谷歌絕對頁首、頁首還是 Google 搜索結果頁的任何位置,想要快速占領市場份額,比如說推爆品或者推品牌曝光量,像圣誕季產品或者某些季節性的爆品(如夏天的充氣游泳池),那你就可以考慮選用此種出價方式進行設置。
除了以上出價策略之外,谷歌廣告還有目標每千次展示費用出價(CPM)、每次觀看費用出價(CPV)等出價策略,需要了解具體分類的可以科學上網打開詳細介紹查看了解:
https://support.google.com/google-ads/answer/2472725?hl=zh-Hans
在選擇出價策略之前,我們一定要明確好廣告投放對應的業務目標,谷歌廣告系列目標需要與企業的業務目標一致,而出價策略則是為這些目標服務。企業的業務目標反映在網站上應該是精準可追蹤的用戶行為,例如點擊購買、點擊提交表單、點擊訂閱等等。大體上,企業出海業務方式有B2B和B2C兩種,常用的出價策略如下::
增加利潤:盡可能提高轉化價值和目標廣告支出回報率,行為是用戶購買
提高銷售額:盡可能提高轉化次數和目標每次轉化費用,行為是用戶詢咨購買
提升品牌認知度:目標展示次數份額,行為是看到廣告或點擊廣告
B2C的業務目標更側重銷售額和支出回報率,在選擇出價策略的時候,可以往“目標每次轉化費用”、“盡可能提高轉化次數”、“盡可能提高轉化價值” “目標廣告指出回報率”方面靠攏。
增加網站訪問人數:盡可能爭取更多點擊次數,行為是訪問廣告著陸頁;
挖掘潛在客戶:吸引用戶注意點擊廣告,留住用戶,行為是用戶留資詢盤;
B2B的業務目標更側重留咨詢盤的獲取,因為無法像B2C那樣短期內成單,一般會選擇“爭取更多點擊”、“目標每次轉化費用出價”、“盡可能爭取更多轉化次數” 出價策略。
補充小tips:對于大部分廣告形式而言,一般前期都會選擇側重點擊的爭取更多點擊次數出價,這個階段系統的任務是積累數據進行學習,之后則可以根據目標來轉變其它出價策略;當然也有一些廣告形式(比如UAC廣告),只能選擇目標每次轉化費用出價策略冷啟動,別無它選。
讀到這里,相信您對谷歌廣告的出價策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這里,小編告訴大家一個投放下來的小技巧:
當一個賬戶關鍵字、市場等數據表現都很好,之前轉化也比較穩定,但是突然之間轉化波動較大的情況下,您不妨可以試試更換出價策略,待穩定運行一段時間,轉化又有下降的時候,再更換一次出價策略。
舉個例子:
小編之前有賬戶原本使用的是“目標每次轉化費用出價”出價策略,一開始成效很穩定,后來突然開始成效下滑,排除賬戶其他設置都無問題,就調整為了“爭取更多點擊次數”出價策略,之后賬戶的轉化有了明顯的提高。
我們當時討論分析發現,也許當賬戶一直跟著轉化目標去跑量的過程中,會逐漸產生一定的偏離,就像靠著某個慣性在行駛的汽車,走著走著可能路線就歪了,因此轉化成效會有些下滑,當出現這個現象時,我們就可以手動把這個偏離了軌道的投放進行歸位設置,調整為“爭取更多點擊次數”重新積累轉化數據,給系統學習糾正路線。